2011-04-19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2000-2010」觀展心得_977431陳采彤


(圖片來源皆自準建築人手札網站與國美館網站裡)
(連結:相同文章貼在個人部落格裡排版較寬鬆,請參考
一個悠閒的星期天下午,我走進國美館,在這之前,腦海裡的想像是老師在課堂裡show出來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照片。有點期待。

走進進國美館之後我沒看任何指示就先朝人多的方向走,「我以為」既然是國際級的展覽重現、「建築」在國美館策畫的當期展藝術展覽裡算是接近實際、更貼近一般民眾的所想的展覽議題吧,況且,光聽展覽名稱就覺得包羅萬象,慕名而至的參觀者應該很多。所以當我進入大展區,右轉走到盡頭、瀏覽了所有人潮聚集的展覽,才驗證剛剛所說的果然是「我以為」。而帶著這份「我以為」實際參觀展覽,更昇華為「我以為會更...?」...




展覽入口仿照比例怪怪的普里奇歐尼宮,照片輸出的。

「蛤?」一字,貫串整個觀展過程。這種直覺式的反應,有時後也說不上來,初步辦定原因:在當下環境感官所體驗到的與幻想的畫面落差,先前的幻想加深印象的失落。(如果展覽本身沒有名號的加持,不會讓然感覺失落。)
但我就是因為展覽本身有名號的加持才來看展的,所以我也不想抱持「其實也不錯啦」的安慰心態。以下,會就這種「落差感」的探討來表達我的一點想法。





整體展場規劃動線單純,以環形圍繞貫串展品,從2000年的第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開始,順序導覽,每一屆的展區都很小,但都規劃了一個小拱門形狀的小入口貼上文字介紹。我覺得文字介紹沒達到實質功效,因為我觀察到的人們都把那邊當成剩餘空間或是一般過道,有點像在製作影片的時候為了把影片時間加長所以放了個軟體預設的轉場效果。在這個拱形的設計裡,還用木條釘製了似乎要給人休息的椅子或是期望人們可以坐在椅子上看文字介紹的設計,但如果真的有人坐在那個椅子上,不是就把文字介紹擋住了嗎?如果推測因為木條深度不足三十公分所以那個不是椅子,那,那個到底是什麼?

「2000年國美館邀請建築師李祖原、王重平、藝術家蕭勤共同以《生命城市》為題參加「第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期與大會主題《城市:少一點美學,多一點倫理》相互呼應」


生命之方,我覺得就燈光與展品之間有達到影像傳遞疊影造就社會現象那類之通俗議題要的效果,通俗又不是不好,至少還可以感同身受,為什麼要說這個大傢伙是一個居住單元?我腦中竟然浮現李祖原先生非常自豪大安國宅設計案的畫面。
這個展品在這個空間當中顯得過大,在圖面介、影片、模型介紹的平面安排上,也因為置中的展品的方向性的關係,散落到彼此難以接觸的兩個角落邊。




「第八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主題為《下一波》,由姚仁喜建築師以《2050願景台灣》為題代表我國與會,透過闡述新竹高鐵站之建築案,勾勒未來台灣的生活環境。」

第八屆,在展場空間編排又用了個像是過道空間的地方展出新竹高鐵站小小模型,卻又闢了相當大的空間在兩側貼上長排的人形圖案與播放人潮洶湧的車站的影片作為意象,並在相對來說很矮的位置架了個像橋的支架裝飾,燈光上也因為要讓影片清楚不得不讓這個大空間是幽暗的,代表2050擁擠的城市、喧鬧、高速、一切都在過於人工的支配下行進?比2046的世界還遜。
我感覺,要是現規畫的展小模型區直接移駕至旁邊的幽暗大空間,人潮可以舒緩,把大房間變成牆面乾淨的,讓空間留白突顯壓克立模型小而精緻,明亮的燈光也能增加透明模型本身的折射層次。至於小空間也可以不須要了,要當成連接上下兩屆展區的寬敞過道也好、放影片表達2050台灣願景也好,我感覺都比現在規劃的好。





「2004年大會主題訂為《蛻變》,以茲探討建築理念在當代的轉變過程,我國則由呂理煌教授帶領之「建築繁殖場」代表參展,並由王嘉驥擔任策展人,展題為《台灣館-建築繁殖計畫:從台灣台南到義大利威尼斯》,淋漓盡致的表現出當代建築的實驗精神。」

第九屆,針對議題和台灣的展出策略是我最喜歡的,或者說因為我是學生所以我感受到「建築繁殖場」是貼近學生、相較之下可觸及的。想像中,再現如此提倡「做中學、做中煉」、訴求「操作體現與知覺體驗」的展場,應該是在空間中留下「施工中」那樣子痕跡的,只要參雜一點毫無章法就可提味。比對之下,這個展場「收」的很乾淨,幾乎「完全使用」大圖輸出,說是「完全」,因為無法感受到地面上鋪的木棧道用意為何,意識上已經被我歸類為題目之外的東西。或許是不滿的情緒在觀展過程中持緒增長,當我看到照片被放大、像地毯一樣貼在地上,照片裡的空間感已經變形、照片色調又和實體環境不搭,卻硬是在照片顯示的施工情形的圖樣上,放上角形立牌寫著「請勿靠進」,當下我確實的皺眉。






「2006年大會主題為《城市、建築和社會》,台灣館則由阮慶岳教授策畫之《微型城市》為題參展,參展建築師為劉國滄、黃聲遠、謝英俊,以及荷蘭建築師Marco Casagrande 與來自挪威之建築團體「3RW Architects」,本屆作品則以探討建築之社會力為主軸。」

第十屆。
我看展的時候嘗試著如果不藉由文字,是否能感受到展品本身要說的東西?當我努力嘗試解讀這些第一眼讓我在心裡偷偷批評好醜的東西的同時,經過了兩組人馬,共五人,我聽到他們有的共同對話是:「這什麼?」「不知道。」「走吧。」
明明展品是一樣的、都正牌的,怎麼可以讓我說出這是「山寨版建築展」這種詞?(即使只是照片上的比較,也顯示「器度」的差別。)




「2008年...之大會主題為《走出那兒:建築非建物》,我國則推出由郭肇立與劉克峰兩位教授聯袂策展之《夜城》計畫為題,參展建築師為何以立、邱文傑、姚仁喜、楊家凱、陸希傑及蘇喻哲等六位,一同探尋台灣夜晚空間的活力與感性。」

第十一屆。販賣名號。
夜城部份也像前面一樣不知所云,而且也規劃了不會有人想走進去的大空間,因為我看不懂這種用黑色大牆面把空間分隔的意義在哪,空間不夠用只好再加大片平行鏡面?所以我認為應該要有更好的空間設計。
澳底NEXT GENE 20部份,單單展出劉育東的水墨狂草模型,而且說明很少,背後卻貼了一長串名牌建築師的名單。這麼做,不就無形中加強了觀者發覺到展覽內容的不完整性?何不把持現有的展品,在介紹中代表整體,減少「有備而來的參觀者」的失落感呢?以空間造型與動線的安排來看,走到這裡是死路,卻不在入口處表明這並非流動空間的安排,而又使用寬鬆的木格柵與下一個展區做分隔,讓我覺得像被困住。



「第12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之大會主題為《相會在建築》,由曾瑋教授所帶領之「紅色空間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參與展出,以《休息中:台灣當代的空間變異性》為題,透過運用輕、軟材質,為建築注入慢活與另類氛圍。」

第十二屆。
之前在CMP block也有展出這個方形氣球,再次見到它,在這個壓抑的小空間裡覺得實在不太到位。同樣使用大圖輸出、鏡面,來重現威尼斯展場,到了這個觀展過程尾聲,已經覺得「我還是回家看照片好了」,幻想還比較美好。


展覽動線的最末端,展示一些文獻,許多人檢閱著。當有很多人都在翻那些文獻、相關資料,這現象是不是代表一些意義?畢竟這裡策劃的是展覽,不是圖書館。
我得承認,我真正認識到的展覽內容,來源自這些文字、圖面裡。
國美館發佈的新聞稿裡提及:
「十年的參展經驗,最大的成就在於,將台灣建築觀念自傳統土木施作的層次提昇至人文場域的對話,反映台灣社會日漸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對所處環境的關懷。... ...建築是文化國力的展現,透過本次「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 2000-2010」,我們不僅將見證台灣建築藝術的發展,亦將見證台灣的優秀建築師,於邁進國際藝壇時跨出的步履足跡,並將其呈現在觀者眼前,十年有成,讓國人看見台灣建築藝術的多元特色,亦讓世界看見台灣。」

一再對照、檢視,可混淆的與不可混淆的,怎樣的「價值」是該呈現的?或許這是屬於建築展覽與其它類型展覽最不一樣的地方:怎樣判斷那個「價值」時效性、空間性,來因地置移。「現場」的建築最真實,但當我們不在現場,硬生生的重建現場不是最好的辦法。

參考資料:
準建築人手札
20110319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台灣參展十年有成 新聞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