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0

【輕觸大地】格蘭‧穆卡特建築展觀展心得977319陳昱超




這次的展覽是展出200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格蘭‧穆卡特建築師較重要的幾項作品

作品內容多為house-尺度較小的作品加上建築師的作品中,很著重細部樣,sketch這兩個部分因此展出的形式主要以大比例尺的圖面輸出為主,因此展覽中在這個長形的大房間裡置入了兩個大盒子除了增加圖面需要的展板面基外也提供了兩個以視覺媒體再現建築師作品的小空間

這樣的做法會讓加入的小放映與室與原展覽空間的牆面有間一個較不舒適的狹縫空間,因
此在四個這樣的空間與中間的閱覽區間放置一個模型的展示盒,讓視覺有一個焦點也增加
整體空間的流動性

在整個展廳中有一個滿有趣的空間是正中間的作品閱覽區,雖然只是錯置了三組小型的課
桌椅讓人能用一個較輕鬆的方式閱覽作品集但整個實虛關係的節奏入口小門廳-放映室-
閱覽空間-放映室-用電腦展示的空間組合起來讓人感覺是一個簡單明快,舒適且帶有一點
流動性的空間,頗能回應到建築師的作品帶給人的空間氛圍

2011.03.26 台灣集合住宅的未來預想圖 @台南白鷺灣_967321 chiuchiu



ISSUE:HOUSING /THE NEW GENERATION 2011

這是一場由府都建設所主辦的競圖展覽,在台灣如此市儈的環境,還是有建設公司願意提供這樣的一個機會給新生代建築師們(30歲左右的年代)一個狂想的空間,可見台灣的建築還有救(?!?)

展覽地點於台南安平白鷺灣,地處一個有點偏僻卻又寧靜集合住宅區,在大樓專屬的展演空間裡。平常應該是一個使用大眾運輸到不了的地方,不過台南的機車是機動的出名,對於在地人來說應該還是很好找的。


府都[KIAN_TIOK]他們非常注重它的閩南語發音,一再強調台南的古樸特質,不那麼的純市場,不那麼的純商業,要的只是古典的台灣精神。之所以會用集合住宅這樣的HOUSING做為發展議題,也正是因為是每個人生活的基底,在狂想式的未來建築預言裡,試圖尋求新台灣建築精神。


展覽的冊子(販售品NT.50),有掛勾,可以勾來勾去()


我們是開展當天去的,一早先到會場做最後的佈置作業,之後就隨意亂晃欣賞其他組的作品,重要人士們在11:00開始致詞。約莫中午時刻,工作人員早已把自助吧台的食物準備好,大夥也開始蠢動,現場有著各式各色油脂均勻的火腿,現切火腿肉,現切起司,滿盆的水果,五顏六色的生菜沙拉,光是用看的就很歡喜!


圖a

圖b
圖c

展覽的圖與模型配置還蠻陽春的,一種是模型的台子(普通桌子的高度)擺在圖面(貼牆的展版)前,四邊各留著一米二左右的走道(圖a;圖b);另一種是ㄇ字型展示空間,同樣也是模型台子在圖面前(圖c)。一樓是這次的"台灣集合住宅的未來想像圖"LPA競圖系列的展場,二樓是上次在台北舉辦的第一次LPA發表的作品。認真看其實一下子就可以看完,現場也幾乎都是建築人,沒看到什麼一般民眾,跑到台南,遇到更多熟面孔XD!



一樓入口與挑空


(before)

(after)

下午是十二組建築師的presentation time,於地下一樓的演講廳,當天節目單上的活動也於演講者結束對談後告一段落。

整體而言,就策展的層面來說,跟北美的Murcutt相較之下,算是基本款的建築展,也就是評圖場合最常看到的那種形式,Murcutt剖面壓克力對著木頭模型的表現手法還比較別出心裁一些,不過兩者的對象不同,所以也不盡然可以這樣比較,這場算是競圖式的展覽,參展者一多難免流於一般評圖的作業方式,而Murcutt的對象是一個人,營造的氛圍當然又可以更加細膩些。

2011-04-19

977343陳韻如_輕觸大地


參觀展覽: 【輕觸大地:格蘭‧穆卡特建築展】
地點: 台北市立美術館地下樓D區
展覽內容:包括鮑伊德藝術中心、辛普森-李住宅、瑪麗‧肖特住宅及麥格尼住宅等,多為住宅設計,呈現方式多半為手稿、四個小模型、12組建案的攝影作品、文字敘述、3D動畫及由建築師親自口述所拍攝的紀錄片等媒介

一進入展場中 入口沒有大排場的設計迎接觀眾的昰一個幽暗的空間,打著微微的燈光照著Glenn Murcutt的生平介紹,在看展之前其實我不認識這位建築師,但從這個展空間似乎的可以感受到他的風格,與去年同樣在北美展出的Richard Rogers的風格大相逕庭,在Glenn Murcutt的展場裡看沒有一座又一座的大型模型,只有幾個用同一個材質所做的細部模型,外頭再用透明的壓克力上面印上細部剖面,而這些模型安排在動線上,卻不影響動線的配置卻可以與觀眾互動
展場不大也沒有驚人之舉,但卻能恰如其分的呈現Glenn Murcutt的作品,展場位在地下一樓,為一具有方向性的長型空間,其中有兩個影音播放空間在長型展場中畫分了各個不同屬性的展空間(分別為入口空間、書面作品集放置區、及數位作品集電腦區)及動線安排並且穿上了作品表板的衣裳。
展覽透過安東尼.布勞威爾(Anthony Browell)的攝影作品呈現穆卡特的建築設計,搭配穆卡特的手繪稿。透過這些手繪稿,觀眾可以瞭解他是如何發揮創意以及他的工作方式。牆面表板的作品呈現,幾乎都是大圖面的方式,密集度恰好可使觀眾可以舒服的認識作品,我想可能也與Glenn Murcutt手繪風格有關,如此一來觀眾才能清楚的看見手繪筆觸的美妙線條。



整個展場的安排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中間的擺置的桌椅區,小巧可愛的桌椅上頭擺置了Glenn Murcutt的手稿,
我覺得這部分最能與建築師對話的空間,可以慢慢的仔細閱讀作品,同時也能跟作品近距離的接觸。另外,我認為影音在展場中其實占了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現場兩間放映室播放的是知名紀錄片製作人凱瑟琳.杭特(Catherine Hunter)及布魯斯.安格里斯(Bruce Inglis)所拍攝的紀錄片,由穆卡特親自口述他對於土地、氣候、建材選用與對建築、美學的概念想法,同時片中可觀賞他幾件經典建案,從不同角度、內外景的結構影像。另一間播放的則是澳洲新堡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建築學院為本次在北美館的展覽,特別製作的穆卡特建案電腦數位動畫。雖然他是一個建築展,但並非所有的觀眾都能夠清楚的知道建築師作了些甚麼?如何作?理念是甚麼?或是建築中比較抽象的部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憑藉著圖面或是模型了解建築師的所有概念、想法,因此影音畫面的安排是最快速能夠達到傳遞訊息的捷徑。

我覺得建築展某些部分有文化教育的意涵,如何讓非建築專業的人也能跟這個建築展有些互動或是對話,這是在策展之前必須考慮到的,因此一個建築展除了專業的部分呈現,也可以在展覽作安排,如何在展場本身的設計上就能切題,甚至能在展場中安排深具巧思的設計。這次在【輕觸大地:格蘭‧穆卡特建築展】中其實我沒有特別感受到展場設計的驚喜,簡單的配置,平鋪直敘的呈現,或許這與建築師本身的風格有關吧!?

參考資料http://210.59.230.73/living/cdnews/20110318/index-13004416831196628009.html
http://allen0201.blogspot.com/2011/03/glenn-murcutt-architecture-for-place.html
http://architecture-exhibition.blogspot.com/
http://forgemind.net/xoops/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44

未來玩城市:浮動的定居--近未來實驗住宅展



(在過去的建築在空間的解放與場所的回歸這兩極之間來回擺盪)
1.新的住居環境 2.擁抱生態並貼近生活的本質 3.擴大尺度的解放和回歸

展覽地方為水湳經貿生態園區中的願景館 a15機棚中展出

展出地點中間有個超大型被竹子包圍的量體 九個建設公司和四個學術單位的作品就座落在
那量體周圍 動線上有個比較彈性的配置


展場中不外乎有台中發展的概說 免不除會有一些建築模型但數量不多 且也是單純的序列處在那邊
一比一的裝置在這次展覽中佔了大多數 目的我想可能是要讓大眾可以有更直接的接觸


然後中間的竹子包圍的量體內部 有個清楚的剖面圖 一樓為講座和櫃台的場所旁邊有連結二樓
經貿園區的模型和一個大型階梯空間

977342 洪韻雅 -Afterthought to Glenn Murcutt Exhibition

 
 
   剛開始看展時其實對於展出內容不太有興趣,因為我個人對於設計概念發展到實踐 或是能提供不同看待事情觀點的综合性展覽比較感興趣,此次展覽不僅針對單一建築師,作品皆針對相同概念去設計,欲強調Glenn Murcutt對於建築及大自然的理念。重點是回應大自然環境這類議題經常被提出討論,單一建築師與單一設計態度似乎不太能滿足我的胃口。
 
但畢竟是個得過普立茲克獎的建築師,對於被如此氾濫討論的議題必有其獨特見解。
 
建築作品是被發現出來的,而不是設計出來的
創造的過程是一條探索之旅。
手在心智還沒領會之前,就已經找到解答。
對我而言,蓋出來的建築物要能
回應光線、空氣律動、未來及舒適的需求。
建築物就像樂器一樣,為作曲家索譜出的聲響和音調發聲。
但我不是作曲家,大自然才是作曲家。
大地的光和聲早就存在了,我只是製造一個工具,
讓人們得以接收大自然的禮讚。
                                 Glenn Murcutt
 
         Murcutt 點醒了我,對於回應大自然對應到建築操作上,我們似乎有著根本上的錯誤認知。我們以為自己是作曲家,運用設計導入風、控制光線,預想著可能的行徑路線,想要一切在掌控之中。這可以類比到老師對於天才學生的教學上,我們是老師,認為我們所規劃的教學方式是對學生好的,希望他照著我們想像中的模式走,但我們忘了他是天才,那些套用在一般邏輯合理的方式不會是最適合他的,老師只扮演引導的作用,最好是不給予任何限制,讓他可以盡情發揮得到預期不到的完美成果。自然可貴之處在於它的高變化性,建築在滿足人的需求同時必須給予大自然介入的彈性,彈性給的越大效果當然越好,最重要是如何在兩者間取得平衡,便是建築師要面對的課題。
 
      這論點微妙之處就在於其實踐方法只可意會,不可言說,根據不同國家、不同基地造成操作手法上的不同,一切會根據建築師的體會及發現去做設計,所以當你沒有親身去過基地,和 Murcutt 有相同體會時,你不會知道他的設計依據在哪,而這些也不會是可以清楚說明白的一件事,因為感覺是透過身體感受得到的結論,所以以視覺及聽覺為主的展覽方式似乎無法體會Murcutt設計微妙之處,而且就展覽本身而言,也無法完整重現建築作品,如何展現建築的感覺便是此次展覽規劃的重點。
 
   透過視覺敏銳度高的攝影師Anthony Browell的作品及擅長動態空間捕捉的影像製作人Catherine Hunter 和 Bruce Inglis 所拍攝的紀錄片,試圖讓我們彷彿置身現場去感受 Murcutt 所感受的事物。還有 Murcutt 紀錄當下的手繪稿,不僅在 Murcutt 心智領會後給予他解答,也試圖讓我們從其中感受他最初的感受與想法。只能說因為展覽本身的限制與其欲傳達的內容,導致現場呈現成果一定會大打折扣,這應該也是我看完展覽沒有太多感動的原因吧!
 
   不過這次的報告也讓我真正看到一個展覽想傳達的事情,也可以說認真看待這件事,因為通常會依展品本身來為展覽打分數,不會就一個展覽意念實際傳達給觀者的程度來看展覽的成功與否,能夠從觀看者開始轉換觀看展覽的角度,我覺得這次展覽從另一層面來說確實給我滿豐富的收穫!

967330 洪子超 台灣集合住宅預想圖 觀展心得

建築新衣 little people architect

2009的秋天,在因緣際會之下,當了王喆學長在201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競圖的槍手,那時候LPA (little people architect) 的團名稱尚未出現,只是一群從東海研究所B組畢業的學長們,在謝宗哲老師的帶領之下,用了建築新衣這個名號,凝聚一群新世代的聲音,最後在那一年的競圖中拿下了第三名。

真正出現LPA這個團體是在2010的年底,交大建研所舉辦了一系列28/38的研討會,希望在沉寂已久的台灣建築界中,讓新世代的建築人有一個新的發聲機會,LPA也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在台北UrbanCore Caf'e舉辦了LPA 住宅寓言/預言展。延續那個力量之後,很快的在2011年的3月底,LPA們與另外六位年輕的建築人,在台南府都建設的贊助之下,舉辦了台灣集合住宅的預想圖,嘗試對集合住宅與高層住宅提出新的觀念。

用住宅建築說寓言

2010年底的登場,LPA修正新的努力方向與目標,並把原本威尼斯競圖的提案做了一部分的修改,提出了住宅寓言/預言這樣的主題,積極的與大眾溝通,從原本只是凝聚一群建築新生代的聲音,到試圖在大眾之中尋找那理想的業主,實踐建築設計。

做出這樣的訴求讓人不免聯想起近年來日本住宅設計的崛起近況,有種似曾相似的條件設定,然而不同背景LPA們試圖回答問題也產生很多元效果,我個人覺得有趣的現象是,方瑋及王喆兩位有日本留學背景學長的作品,似乎引起了一種貼近一般參觀者的現象,這是建築展覽跟大眾溝通,鮮少見到的情況。

尤其是非建築專民眾開始可以用非專業的語言,參與建築作品的討論,(為什是這個形狀? 如果變成一種寵物的房間等等),很直接的與作者討論了操作手法,而且參與討論的人都把自己放到了那個空間之中去想像,這樣的體驗或許比一比的空間體驗還要來的真實與美妙。

我試圖去歸納了兩個作品共同點,他們都很簡單的概念去討論了空間的本質現象,用了很大比例的模型,抓出空間的意象,而且都是去基地脈絡的,這樣的表現非常適合用寓言來形容,塑造出了一層輕薄美麗的想像卻又不失背後建築本質的重量。

如果用這個現象去分析日本設計崛起的原因,我會認為這些日本的建築師,在主要的獨棟住宅市場中創造了一種新的語言,一種大眾可理解,又不會失去設計深度的語言(如同透明性、內外、邊界、離散等),而找到了不斷可以實踐建築設計理想的契機。

實踐設計理想的新台灣模式?

在台灣集合住宅的預想圖時,題目從原本的獨棟住宅變到了集合住宅,做出如此的修正一方面是有了資助方的介入,也是針對台灣營建環境做出了更切身訴求。

但是比起第一次的住宅寓言,我開始覺得參展建築師們開始掌握不到該說哪一種文體跟大眾溝通,試圖繼續說寓言的,有一種寓意太輕,意像飄太遠的感覺,而試圖用複雜建築概念試圖去訴說設計,又令人感到沉重卻沒切中要害,尤其是在喋喋不休這種20秒一張投影片的架構下,更讓人會不知其所云。有這樣的距離感,我覺得對策展人或是LPA都是必須注意的事情,畢竟尋求設計的契機,所需要的還是依賴在一般民眾。

在這次展覽中,讓我感覺回答適切的是方偉、hata、秀川三位學長的作品,他們分別點出了集合住宅的要點與特色,像公共空間、土地的價值等等,雖然說故事的方法不盡完美,但故事本身的寓意有到位,並非一般大眾難以理解,只是如果可以讓想像更貼近現實,有更清楚的空間描述,換句話說就是能找到一種更適當的說法,讓大眾引起共鳴,我想把營建業這樣的一線戰場轉換成建築設計的舞台也不是不無可能。

我的建築徬徨—LPA的時代論述?

一年多來,能夠跟著這群學長一起做這些競圖與展覽,一方面感到幸運,幸運的是並沒有在這些事件中缺席,可是另一方面卻感覺到更加徬徨,這些徬徨一部分來自於這個團體本身,另一個更大的部分來自環境。

從威尼斯雙年展競圖到台灣集合住宅的預想圖,讓人感到怪異的是,這些轉變似乎太快,在展覽後都還沒有試圖為未來住宅或集合住宅試圖做出論述,就跳到了下一步,有一種大家訂了一個題目之後就各自表述,每一次展覽就有一種全新開始。

回頭過來看目前30歲還在建築業努力的這個世代,其實會發現LPA凝聚了一些不一樣的力量,而且也擁有很不同的機會,但如果團體的後面價值只停留在為自己設計尋找一個實踐的機會,似乎太單薄,畢竟LPA的出現不應該只是一群尋找業主的聚會。其實每件作品都有互相討論的空間,尤其住宅寓言可以有那樣與大眾溝通機會,如果持續對住宅、集合住宅討論,不忘適時與大眾溝通,然後找出一套屬於LPA對台灣住宅的時代論述,定義出LPA的社會定位,說不定未來的某一天,LPA也可以變成台灣的team ten

另外一部分的徬徨,則來自學術界於對於設計的距離,如果用學校所教的概念去檢視這些學長的提案,會發現概念這件事情變得相對的很單薄,但其實在幫槍的過程中,我們都是用很概念角度去檢視,作為參與者之一並不會覺得這些事很單薄,只是設計這件事情因為某些規則做出了調整。

在學校的教育系統裡面,設計概念總是主導著建築設計的發展,但開始接觸各種不同的建築師以後,會發現其實做建築的遊戲規則往往會決定建築概念的深度,能夠擁有那樣深度自由的概念也往往存在於公家、國際競圖的遊戲規則之中,我認為我們現在面對的這樣環境之中,如何去寫出一套自己的遊戲規則(或許是在地或、許是商業建築),在這規則之中盡情的玩出屬於自己的建築,是比如何增進設計能力來重要的,然而這件事情學校似乎教不來,台灣的環境也看不到可以發展建築設計的理想模式,一切的機會似乎就只能密切注意這些LPA或是其他的年輕建築人,從他們努力的背影中找到實踐建築理想的可能性!

S977307-陳奕豪「台灣集合住宅的未來預想圖 Housing : The New Generation 2011」



在現在建築業環境生態惡劣的處境中,如果我想試著做點什麼試圖打破目前建築業窘迫處境,那麼這個在台南偏僻的街巷裡的展覽的主題或許會是一個被實踐出來的方式。所謂的展覽就是要說話,而一個展覽說話的方式不外乎本身展覽內容的部份,還有展覽的空間,展覽所延伸的活動,例如演講。經過親身經驗之後針對這次的建築展,我認為重點是第二個部分,展覽的空間。
展覽的空間,從大到小有展覽位置的選擇、展覽空間的規畫、動線的安排、展品展示的設計、展覽空間中物件的安置....等等。

而這場展覽中最特別的部份在展場的位置:

1 . 台南,一個不是被時代潮流強硬著推進的都市,而是一個有著歷史文化為基礎,以人的速度發展進化的城市。

2. 不是處於交通便利的一些展覽空間、或是一些較被人所知悉的美術館,而是一個必須「刻意」(有目的性、且尋覓式的)才能到達的一個場所。

3. 與題目所討論的建築類型符合的集合住宅的公共空間。





對於一種未來式理念的闡述,在屬於建築的展覽中會有一些說話的方式,普遍的方式有空間模型、想像的圖像、實驗性的空間裝置。而在這次的展覽我理解到一種新的契機。相對於這次策展人所訂立的主題,我認為他找了一個好的建設公司合作,而這就成功了一半,這一半建立在這個建設公司所抱持的理念與作品的呈現。透過展覽空間結合一個在現實存在的當下所達到的真實的集合住宅使得一個如此未來性的主題不只是飄渺的懸在空中。
簡單來說,展覽參觀完可能心裡還空空的因為那些離現實還太遠的想像,但走出展覽或在展覽的過程中被提示的真實集合住宅空間,卻是如此的真實。與其說展場裡的內容傳達了這次題目想表達的,還不如說這次展覽真實的空間與地理環境還能表述得更多。




這次的展覽就某種程度而言「很建築」,對於一個建築展覽一般認知的說話方式沒有變化 : 抽象般概念的模型、較為完整的建築模型、競圖一般的版面。就這個部分而言了無新意。而設計的內容以學建築的角度來看基本上幾乎都是老舊與氾濫的概念、像是將環境拉進建築、公共空間的分享...等等。而設計的處理手法很多部分也很粗糙,許多不合邏輯的狀況與形式上的操弄。我認為這次展覽的價值主要為展覽的基地與環境似乎能夠傳達某些事情。

GLENN MURCUTT 建築展-977344-吳旻羲


GLENN MURCUTT自開業以來便維持個人的工作形式。其特色在於用手繪來表現細膩表達深刻、獨特的建築概念。MURCUTT曾提及他的建築觀:「建築不是靠創造,而是靠發現─心智還沒能領會,手就已經找到答案。」可見MURCUTT是極為重視手繪圖的呈現,任靈感帶領其達到藝術之新境。

在展場中我們可以發現大量的手繪施工圖及設計細部圖,是MURCUTT與靈感的對話,亦是他理念的歷程與軌跡。若一個建築展中只簡單放置成品或電腦繪圖,我們難以發現到一個建築師的設計過程與情感。而MURCUTT大量的手繪圖讓我們體會到他對於建築細部工法的重視與用心。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展場中間特別擺置了一些小矮桌,上面滿了MURCUTT程圖。我們可以透過這些圖畫更深入地了解到建築的細節與妝點。而展場中間有兩個明顯的空間量體,參觀動線也圍繞在這兩個量體當中。量體中以3D動畫介紹建築的基本概念,使一般民眾可以輕易地去品味建築物的結構方式、動線、及開口。展場後方另設有電腦,呈現建築作品的概略介紹。建築模型以透明壓克力刻入MURCUTT的手繪施工圖,與剖模巧妙結合,使得MURCUTT的想法更能具體、生動地呈現出來

此展覽包含了Anthony Browell的攝影作品、MURCUTT手繪稿、建築模型、電腦數位動畫、紀錄片、語錄等媒介,清楚介紹MURCUTT的建築特色及工作理念。展出重點包括瑪麗肖特住宅、辛普森李住宅、麥格尼住宅等私人建案,還有MURCUTT少數的公共建案代表作-鮑伊德藝術中心。

Murcut Glenn建築展_S977339 張聖梅


輕觸大地:格蘭‧穆卡特建築展
這次看展覽不只是欣賞了Murcut Glenn的建築作品,當然還有很重要的要觀摩這次展覽策展的手法。
Murcut的建築特色與堅持在這次展覽很明顯的可以看出,細部設計的琢磨與親和基地是Murcut最重視的,故而他的草圖都是很多細部的集合。所以貼在牆上的建築圖,大多與剖面與細部為主,還有一兩張是基地環境和建物的關係,充分表達Murcut的設計理念。而這點也充分展現在建築模型上;作出一半的剖模,並嵌在繪有剖面圖的壓克力板上,讓非建築系的學生,也可以輕易地看懂剖面圖。
而在視聽室裡撥放著Murcut Glenn的訪問和設計過程,播放流暢易懂也無高深難懂的設計概念,讓非相關科系遊客亦可以親易了解Murcut想做的建築與理念。且展覽區的動線也是簡單大方,呈8字形的路線,走道寬敞,圖面也相當大而不必費力地看,無過多咬文嚼字的官腔說法,若想更加清楚了解Murcut的設計與細部,也可以到電腦區與討論區翻閱相關詳細資料。
我覺得不同於一般的建築展覽只是單純地擺出很多競圖圖面和模型,Murcut的展覽就像他的建築親於大地一般的親於我們;雖然介紹的建築Case不是太多,看起來似乎是過於簡單,不過若是真的想要了解展覽內容也是很費一番功夫。我想這是這次展覽的目的吧,讓即使不是建築系的遊客也可以輕鬆的進入Murcut Glenn的建築世界,而想要詳細了解的話,資料也是很多給予翻閱。我想如果真要將建築展覽像藝術展覽一樣打入一般民眾似乎沒這麼容易,畢竟容易侷限於舊有形式的呈現。不過這次Murcut Glenn採取簡單易懂的方式來吸引非相關的遊客我覺得是相當成功的,最好的證明就是我在看展時聽到一些非建築系的訪客津津有味地看著模型與圖面並給予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