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6
建築展覽與策展_參展心得 967317陳東煒
2010-06-23
建築狂想。X計畫
架構:數位構築模式與新數位時代影像互動虛擬與現實之文藝復興
參展名單:Leonardo Da Vinci 、Le Corbusier 、Mies van der Rohe 、Frank Lloyd Wright 、ARCHIGRAM …etc.
展覽手法:虛擬數位牆體之互動空間,非一般性實體展間型態;3D投影機互動裝置牆。
空間設計概念:參訪者依照空間感知,虛擬空間產生顏色與形體上的改變。(由正常開始變化)
2010-06-20
2010-06-13
巢 (已更新)
這是我們的概念影片 主要是談一個以"巢"為主題的展場共衍伸出:建築人 都市 食物 三大主題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movie by dondonkid
郭哥哥
策展主題:巢
說明主題:
人們最終都要回歸到巢
心靈的歸屬
身體的依靠
展覽規劃
架構:整個展區分為三個展區,各自說明,但又可以串聯整個主題
參展名單:
雷子毅(東海建築系館管理員)
卡爾夫。井空 (時空調解者)
蔡宛庭(藝術食物家)
展覽手法:以多媒體影像與實體展品展覽。
作品清單:
建築人。真實 (實) (6張圖桌+垃圾)
城市。價值 (網絡) (LED螢幕X72+一棵樹)
食物。歸屬 (虛) (味道X7)
動線規劃:以北面雙開門為主出入口,參觀者漫遊在展場中,右
方門為出口,出口旁為CAFE”服務參展者
展場設計
分區規劃:以概念主題分區(食物、全球、建築人)
空間設計概念:各個展區各自表現,以明管串聯三個展區。
視覺呈現風格:影像與實體展品交錯,
展務執行
工作時程規劃:
2010>06>01~06>11 展場施工
2010>06>11 最後確認
2010>06>12 13:00 開幕
2010>06>12 14:00 阿基師X郭台銘X林友寒
2010>06>13 14:00 謝英俊-最快速的巢(四川省原住民)
2010>06>12~09>21 展覽期間
2010>09>21 彭康健-人體的巢(空間)
相關推廣活動規劃
O 每日三點歡送10杯_巢咖啡
O巢T 1990 全省各大商店均有販售
O 年代新聞台專題報導
建築人的巢是圖桌
城市的巢是人
記憶的巢是氣味
2010-06-07
建築展覽與策展- 觀展心得
建築四 953205 徐益謙
首先是, 展場
我觀察到的有趣的現象是兩者展覽與展場的關係。
北投造紙廠,記憶性空間
一個幾近”滿”的記憶空間擺進近乎純"白”的想法。
台北美術館,標準展覽空間
一個標準的白色房間,全然”白”的空間擺上琳瑯滿目幾近”滿”的展覽。
記得,在被教導建築設計中有關於展示空間的設計時,當時的指導老師希望我們做出一個單純的空間,其中對於展覽本身的干擾性越少越好,而展場的本身因該交給展場的設計者去完成,而非建築本身…
但是在妹島和世這次的展場中,北投造紙場這個場域本身便具有強烈的時間感,觸目所及的都是經過長久的時間遺留下來的產物,本身便具有時間擬止的強烈氛圍。我想參觀者對於展品參觀結束後或者是途中,都會不禁意的對這個身處的場域產生感受吧… 像是不平整的地面凹凸、斑駁而蔓延著植物的牆面、破一半而搖搖欲墜的窗子,甚至再進一步的接觸、撫摸,我們細微的指尖所告訴我們的可能遠比單純視覺的認識來得豐富,可以說我們對於這個展場(空間)就會先存有預設的立場了,並且我們自己幾乎都可以感受的到我們是進入了一個不太一樣的地方。我認為這樣的獨特個性恰好對於妹島的東西是一種反的思維,也恰好是一種對話的狀態,於是展場本身便和SANAA展覽互相衝突、互相豐富了。
展覽的平面
展覽的平面包括展覽品的配置和參展思維的平面。
Richard Rogers”從住宅到城市”將模型與圖面做有機的擺設,從天花板到牆面,充分的利用有機的概念填滿了整個展間的空間,但是我發現它之所以如此的有機配置背後是有極其強烈的目的性指向的。例如它的年代排列、它的顏色分區還有它的宣言,動線是從入口右方開始環繞整場一圈剛好結束,這代表著即使各個展品之間的關係看起來是那麼
的隨性,但是若是真的隨意的就從中段的某一桌模型開始看起,我想再往下一桌前進時會對色彩繽紛的現場感到撲朔迷離、無所適從吧,遇到的人幾乎就會開始尋找具有指標性的根據,比如牆上的年代分區。然後跟尋某些看起來比較好了解的人性就會將會場可能混亂的人流自然的導向Richard Rogers想要的目的了,意圖要讓參觀者依循著創作歷程的軌跡去了解作品的源流,Richard Rogers的目的一向都是很明顯的。
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幾何,但是是漫遊的。
我認為漫遊的概念:展品配置的設計是以一種分神的態度在傳遞漫遊的精神的,漫遊其中的人們精神上是處於一種不刻意專注的狀態,也就是說不是持續的關注某物件,而是藉由不斷的步行、漫行來感知,藉由此種方式得以感受整體。妹島的幾何格子,給我的正是這種感受,這時不禁想起程宗賢老師的都市漫遊課程:沒有固定的視線焦點… 參觀者同時也是展品之一,同被參觀的,無一倖免。
究竟是展覽本身有無意識,或者只是客觀的呈現展覽品呢?
若要釐清的話,我想SANAA這次的展覽本身可被視為一個的作品對待
但對SANAA來說,這就是一個整體了,並不在意參觀者是用一個怎麼樣的方法在看待,重點是能不能體會展覽本身想傳達的理念。
而對Richard Rogers這全部都只是部分。
2010-06-02
建築展覽與策展---觀展心得與評論報告
Richard Rogers+Architecture 從住宅到城市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SANAA
建築二 王苡璇
參觀理查羅傑斯的展覽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它是把作品統整過後做一個完整的呈現。從入口處就已經將分類的主題和每個主題的內容做一個簡單的整理與敘述,某部分可以算是達到檢索的效果,搭配不同色彩,提供觀展的遊客可以在短時間內針對主題來選擇自己要先從哪裡開始看起。
我覺得這其中也可以體現出理查羅傑斯設計的思考方式與現代建築其中被廣泛討論的機能主義的表現。沒有多餘的裝飾與布置,而是講求閱讀的便利與快速。明確的主題分類可以很容易的讓我們一邊觀看展覽、一邊閱讀到每件作品所針對的主題。這不但可以幫助所有不管對理查羅傑斯的作品瞭解或不瞭解的人,都可以在短時間之內認識他的作品與設計重點,某部分來說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宣傳方式,可以清楚的控制他所期望的,希望大家對自己的作品的討論方向。不過同時也不忘在後面的一大面牆做出按照年表排列的作品呈現。整個展覽做為作品介紹與整理是非常完整的,也比較偏向是一種回顧展的方式而非藝術的展演表現。
理查羅傑斯的展覽其實就是呈現了我們在建築設計時的一種多面相的思考方式,比起討論每件作品的意義性他也表現出非常明顯企圖在於更希望我們去討論他所操作的動作與結果。我覺得這是跟之後我們在看妹島和世的展覽時完全截然不同的地方。
在下午妹島和世的展覽所展現的是跟理查羅傑斯展覽完全不同的氣氛。寂靜、單純、簡潔的展場,沒有多餘的文字解釋,沒有講解人員,只有影像與模型,反而一開始有點讓人摸不著頭緒。整個展覽過程中我們觀看她是如何思考與設計,觀看沒有解釋的模型,反而好像我們從被動的接受訊息變成自己要去從他的作品中尋找一種意圖或氛圍,並且獲得自己對這件作品的詮釋。模型和家俱整齊的排列著,讓人感覺妹島的作品是和展場融為一體而不是單純的放置與填滿,展場也不再是做為這些作品的容器而成為一種輔助的場域。
相較於上午的展覽介紹,我們在參觀妹島和世展覽前能先從策展人口中獲取關於展場佈置的用意與介紹,不管對於這堂課還是參觀展覽本身我覺得都是很有幫助的一部份。如果在進去展場之前我們沒有對這個展覽本身有相當了解,或許也沒辦法馬上進入狀況。不過我覺得這一點某種程度上反而成為這個展覽的弱點之一,因為在策畫這個展覽前就已經設定好是針對特定族群做這個展出,所以相對的如果就一個對建築或建築師沒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來說,反而這樣的個展覽能傳達的訊息是不夠清楚而大眾化的。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一部份。也因為有針對特定族群,所以在展場空間大小上也有所思考。而對於展覽本身來說,我覺得策展人所說的“讓展場提供一個單純的思考空間”是有被成功執行的,這也是整個展覽比較具挑戰的一種嘗試。比起提供一個討論的空間,更著重在提供一個思考的空間,究竟討論和思考的比重到底要在展覽中如何控制與拿捏,也是比較困難的部分。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展覽有著明顯被強調的外部休息空間的原因之一。
就這兩個展場的比較,我覺得有趣的是,在於簡介就可以看出這兩個展覽的不同。理查羅傑斯的展覽簡介反而跟觀展的動作關係不大,感覺只是一份可以帶走紀錄。不過妹島的展覽的簡介反而成為我們觀展時一個很重要的配件。某部分也可以說是她把檢索這的動作分配到書面的訊息上,讓展場與作品都可以更加單純,而理查羅傑斯則反之。
我覺得從這兩個展覽的不同處其實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思考設計的方式,一個是廣泛而多方面的討論,一個則是專門在一個想法上去針對每個不同作品的性質與基地的關係做出貫徹。落實在展覽方式,一個希望是做一個全方位的呈現與討論,一個則是希望讓展覽保持單純一種的思維。而兩者也呈現了兩種與觀展者不同的互動方式。理查羅傑斯是向我們展示的他的結果並希望我們去討論,也就是說我們是先被動的接受再做回應;相反的,在妹島的展覽中我們反而是被設定在主動的角色上,而展覽本身是做為一種觸發與誘導,需要我們自己去思考,閱讀作品本身,而非被動了解。所以在看展覽時我也發現不同的人再看同一件作品時,其實也會產生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有些人討論作品的結構,有些人討論作品的概念,有些人討論空間的組織;也有些人討論作品的合理性與造型。所以某部分來說,在妹島的展覽中我們的思考反而是更自由的。
這次能一次在老師的帶領下去看這兩個展覽我覺得是一個很不一樣的經驗,以前我們看展覽時也不曾思考過展示的本身具有甚麼樣的目的與用意,不過這次能藉著這堂課去站在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如此鮮明對比而又跟建築有關的兩個展覽,也更加讓我們可以理解到,展出的方式是其實也是需要配合展示內容做出設計與回應,而且也會影響到觀展人的心理狀況與理解方式的。我想,下次在看展覽時我更多了另外一個欣賞展覽的角度,不管是對於我們將來做為一個參觀者或策畫者都是一個重要的開端與體驗。
建築展覽與策展 期中心得報告 建築三 楊承運 967304
Richard Rogers + Architects
From the house to the city
臺北市立美術館
這次我選擇Richard Rogers + Architects的展覽作為報告主題,相對於在士林紙廠的SANNA展覽,我覺得Richard Rogers + Architects的展覽最能吸引我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First : 清楚的分區配置,Richard Rogers + Architects的展覽使用不同的顏色以及懸掛在展場上方的展示板清楚的告訴你他們的作品分類,從一開始進入的入口開始,引言、宣言以及團隊介紹,在往右方走去先看到的是早期作品以及正在進行中的案子,旁邊的小房間裡播放的是Richard Rogers + Architects一些關於建築想法的影片,這些配置讓原本對於Richard Rogers + Architects不是很了解的人先有了依些基本的背景,接下來便是他們對於他們經常形容他們作品的建築主題:可變性、透明、輕量、系統、綠色、都市和公眾,有一清楚序列又不失看展時的自由度。
Second : 精細的作品表現配合書面資料以及數位媒材的表現,讓人清楚的能對照實體模、書面以及數位model,讓人能全盤了解作品不論是細部或設計想法等等…
Third : Richard Rogers + Architects的展覽展區是位於北美術館的邊角一區,透過數位媒體的播放室以及建築實驗室的配置讓整個展場更趨於完整。
Fourth : 在整個展覽的配置安排上,擺放作品的桌子也是一併被納入思考的,每張桌子除了顏色的不同,形態也不近相同,配合懸掛的展板來作一種展區的空間界定。
Final : 在五顏六色的展場中,入口以及展場中的兩個粉紅色物體是格外的醒目,這兩件物體分別是坐位休息區以及建築的1/2構件模型,這兩個物體分別在展場中扮演展場的入口空間界定以及看展時的停頓討論區,我想少了這兩個畫龍點睛的物件,在看展的過程便是少了一些抑揚頓挫的趣味。
2010-04-29
Richard Rogers 北美館展 心得報告
Richard Rogers:From house to the city
北美館展 心得報告
設計展場空間有點像是縮小與簡化版的建築設計。並不是說展場設計比較簡單,而是展場只對於人的活動針對看展與移動上的行為加上視覺或聽覺的變化交錯。但仍然是相當複雜的或動與空間設計。Richard Rogers 的建築設計用清楚的顏色去區分各種不同性質的概念。也是這次展出的重點,北美館在介紹此次展覽時寫到“展場設計以都市概念出發,在無隔間的開放展區中,展出大型創作年表、模型及特製影片,聚焦公眾、系統 、透明、可辨性、都市、輕量、綠色等主題。無論提案實現與否,其顛覆的能量與背後的哲思,斐然可觀。 ” 而有別於一般展覽在水平的的展區畫分出清楚的空間,Rogers更利用顏色來區分不同的主題,介由這樣來引導與區分主題。而這種概念也直接運用在他的建築外觀上面表現,成為Rogers的建築特色。
此次展場面積粗略估計大約627.25 平方公尺 ,分成八個主題展區,一個互動區(建築實驗室),一個影片放映區。一進門的區域左手邊是Rogers 的介紹與其理念的發展,介紹了一些背景與其對顏色的應用。而正對面就面對著一個桃紅色的大構件,是一個1/5的細部構造,其顏色也對應個他的概念-系統。有效率的讓人能立刻進入狀況了解他的概念
。整體展場狀況因為用顏色的區分就可以立刻選擇想要了解的主題,所以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動線安排。而且也沒有按照時間順序一一排列,但是最長的一道牆面上面清楚的整理出一整系列按照年份的所有完成未完成與未建的作品的照片。借此用時間的關係而非原本主題性的關係貫穿整個展覽作品。使參觀者能夠用兩種角度來對照作品。
Rogers的展有別於一般的地方還有,原本常態長用的長方型桌子在這個展被捨棄。而取而代之的是不規則的線條所構成的幾何型態的桌子。我想這種桌子有三種好處。一是打破會因為長方型的桌面所造成的格線動線的暗示,而使展場較為死板。二是如此一來面對不同大小的作品與電腦螢幕才能夠被有效的空間下安置。三是如此一來在面對桌角邊緣的不同斜線會使參觀者不會因為直角的影響而無法用更多角度觀看作品。這三點也和繽紛的顏色呼應使的Rogers的顯的更加生動活潑。
模型也是建築展覽的最大重點,Rogers對模型的要求可以從細部的構造看出,因為要讓他的設計想法被表現出來就必需要求細部的完美。但常常按於展場不能夠使的每個觀眾皆拿起來模型觀看。而一般人最多將模型剖開使的裡面的細部被展露出來外,Rogers更利用鏡面的反射來完成兩件事情。一是模型並不需要大到完全做完,而用鏡射的方式可以省下空間,又可以看到實體的狀況。二是對於頂部與底部的視角,兩個常常是無法一同觀賞的角度,而Rogers就立用鏡面的原理,使的參觀者同時能更看到底部的結構又同時看到頂部的設計。這樣的手法使的因為不用做兩種模型互相參照,省下更多展示空間,使作品的密度能更高的在一個展覽中展出。而每個展覽的桌面都架設1~2台的螢幕,因此除了參觀精美的模型外,我們還能在影片中看到實體建築的介紹。模型的上方也都有該建築的實體照片,因此動態的影片與靜態的照片和模型不斷相互參照,如此對照實體與模型的概念,增加對Rogers設計的了解。
更細膩的安排還出現在於線路的收納。通常一般展覽就將線路收於地面的集線槽裡,雖然已經收納好,但仍是會被踢到的可能。而Rogers的展覽把線路收納在與桌子垂直的邊緣管子裡,一路收納到天花板,並且一樣漆上顏色。這樣的方法使線路與展場有整體性,使的參觀者會因為顏色的協調不太會去注意到這些線路的管子,而且也不會被線路伴到腳。
中央出現的一張正方型桃紅色沙發也成為整個展場的焦點,除了顏色鮮明外,上面也放了許多Rogers的相關作品集可以欣賞外。而更讓他成為焦點的原因大概也是因為他是唯一出現完整直角的物件而坐落於整個展場中央。成為明顯的休憩地方。
另外令人感到相當驚訝的是展場可以拍照,常常在想未來的設計絕對不是一個靠版權來做為主體的世界。而我相信台灣的民眾水準也走就提高到一個地方,不能用閃光燈拍照已經成為一種共識。而好的作品仍應該被參考與閱讀,我相信決對不會有什麼版權顧慮,必竟現在網路這麼發達,google也早就能夠搜尋到這些作品。而Rogers的展覽也在這方面表現的令人滿意,除了展場可以直接拍攝外,網路上對於沒辦法來參觀的民眾也直接開放下載到電腦中片長25分鐘整個展場的與其設計的解說影片。
Rogers說「我心目中真正的美,來自於社會與文化的動態活動,而非建築本身的美學設計。」建築應該是非常簡單的,屏除不必要的過多美學設計,機能與需求本身就能夠表現出一種美,這點在Rogers的作品中一覽無疑。而顏色本身就是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部份,建築師常常抽去顏色來專注表達空間的感覺,但Rogers的色彩如此驚豔我們。而這份手法也同樣的完整的表現在他的展場設計與建築模型。
生活本來就應該是五顏六色、多彩多姿的。看完Rogers的展後,前幾天實地走訪在高雄的兩棟實體建築案後,更能夠深深的了解他的想法概念。Rogers不僅創造完美空間,對視覺的衝擊也是完美的。
2010-04-27
2010-4-3於台北參觀展覽(王超一)
從住宅到城市
Richard Rogers+Architects
from the house to the city
可以看出,從展桌上的模型,到顯示器播放的影片,到上方懸掛的圖片、牆上的圖片,這些媒介並非自說自話,而是圍繞每一個案子精心佈置,彼此照應和補充,給觀者360度的立體介紹。每個人可以依據感興趣的程度,自己決定逗留的時間。隨著抬頭、低頭和腳步的移動,人的視線在各種資料中間往復游走,從而針對每一個完整的案子獲得極粗淺到極深入之間任意程度的認識。
大部分展桌上都有顯示器或發光裝置,那麼就勢必要解決電線的鋪設問題。策展人巧妙地用管子將展桌與天花板相連,黃色的管子形成了一系列鮮明的垂直要素,不失為亮點。我猜想黃色管子的排布位置經過了考量,於是某些地方刻意將電線鋪於地面,相鄰兩桌共用一個管子。但出現這樣的細節,還可能有其他的具體原因,恐怕無法考證了。
我試圖從展場平面的佈置進行分析,以期跳脫視點的限制,獲得更宏觀的訊息。每張圖顯示了不同方面的安排,綜合起來可以看出各層次之間疊合的關係,印證了立體化布展的特點。
A、展桌位置
B、色彩分區,亦即主題分區
C、懸掛的展牌(藍色為主題名,黃色為圖片展板)
D、休息區/座位
E、電子屏幕位置
F、牆壁上的展板位置
最後,我注意到了入口處的credits,這些內容體現出一場建築展覽的複雜程度,需要明確的分工和各方面配合,也提示我們策劃一場展覽所要考慮的問題。
Credits:
贊助……
協同策展與設計…… 互動設計與顧問…… RSHP廣宣……
協同展務協調…… 影片製作…… RSHP圖文研究……
專案管理…… RSHP模型製作……
平面設計……
燈光設計……
特別感謝……
攝影……
2、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返臺站
這場展覽的特點是集合了幾位不同風格路線藝術家的作品,來共同表現一個主題,即foreign affairs。展覽充分運用多種媒介,尤其是豐富的影片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個人喜歡佈置有大量旋轉燈箱的展廳,以及被一道牆擋住入口、需要回折走入的放映廳,它們都通過空間上的變化引導人進入專注的看展狀態。而展覽空間盡頭的繪畫作品區域就顯得比較無趣,巨大的長型空間一眼便可看穿,以至於很少人在此廳逗留。或許這是刻意安排的觀展節奏,只是浪費掉巨大的空間有些可惜。
3、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妹島的展覽內斂而精細。展品佈置相當考究,似乎考慮了裝置展品和建築物展品的交錯排列、展品的重要性、展品的高度、展品之間互相透視這幾件事情。很多展品要迫使觀者蹲下或俯身去看,以便看到內部的情形或是增加對材料的理解。
三個展覽的共同特點是都屬於巡迴展,所以要適應不同的展覽條件對展示方式做出相應的調整。妹島展覽的展場本身比較特殊,系由舊廠改造而成。在這樣的條件下,策展人將光線、植物、半透明紗簾、休息空間處理出了趣味,有化腐朽為神奇的的作用,且保留了原廠的破舊意味。室內室外的關係,由牆分開再由窗拉近,猶如紗簾兩邊的關係一樣,既分離又融容,曖昧而微妙。
2007香港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 觀展報告
近年來,城市的國際競爭在比什麼?彷彿「雙年展」成了最夯的新玩意兒!除了興建大型文化展演設施之外,舉辦各類「雙年展」似乎也成為最重要的城市文化競爭力指標之一,形塑了近年的國際雙年展風潮,此起彼落眾聲喧嘩。
繼北京上海深圳之後,香港成為第四個舉辦雙年展的中國城市;且基於珠江三角洲流域的共同發展而形成日益密切的深港合作關係,2007年12月8日揭幕的深圳雙年展與2008年1月9日開展的香港雙年展以少見的雙城展的模式,加入國際競爭的行列,希望能在中國南方搭起國際交流平台,進行亞洲在地發聲。
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成為世界工地,全球各地的建築師紛紛投入這個廣大的市場,使得中國主要城市在十年間急速蛻變,宛若國際建築師爭奇鬥豔的作品舞台。逐漸,也因中國建築人開始被西方網羅,例如張永和被延聘為MIT建築系系主任、馬清運擔任SCI-ARC南加州建築學院院長等,建立中國與歐美建築圈綿密的交流與人際網絡,成為舉辦國際展覽的基本資源。張、馬二人分別擔任了2005與2007的深圳雙年展策展人,企圖打造深圳雙年展成為國際論壇姿態十分明顯;相較於2004年的北京建築雙年展,以及並非以建築為主題的上海雙年展,這次深圳香港雙城雙年展的表現確實值得關注。本次跨越城際的合作展覽方式,主題的焦點都在城市,深圳的「城市再生」與香港的「城市再織」,皆回應了現階段全球性、人類生存環境的共同必然議題。
首次登場的香港雙年展選擇了一個極具爭議的展覽場地,位於中環的中區警署與域多利監獄建築群,在「市民集體記憶」剛成為城市保存運動指標議題的香港,且過去多數在開發利益主導下歷史建築多被推倒拆毀的歷程中,中區警署與域多利監獄因此更受歷史建築保存團體的關注,因而在展場的使用條件上變得相對嚴苛。每一個參展團隊均被嚴正地告知,所有歷史建物與文物都需要小心維護,牆面、地面、梯腳、天花、欄杆扶手都不能因展覽佈置而稍有破壞,不能釘、漆牆面地面與天花,不能用水清潔。即使如此讓參展團隊覺得綁手綁腳,所幸仍見到許多有趣的展覽呈現,手法多元。
香港雙年展的策展人是來自台灣、任教執業於香港的王維仁,在主題「再織城市Refabricating City」之下,依照展場的建築分區,規劃了「城市織理」、「建築織理」、「模型香港」、「連繫城市」、「轉化織理」、「構想織理」等子題區塊,還邀請了香港大學建築系、中文大學建築系、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等校,以「平行展覽」的方式,展出學校師生作品,顯示建築設計教學能量與動員的成果。
配置於主要北廣場兩側的總部大樓與營房大樓,正是展出「城市織理」與「建築織理」兩大子題的重頭戲。在策展人的概念劃分下,前者多數為具研究觀察、基礎調查、分析歸納再提出設計方案的「研究型」展出內容;後者,則較多屬於不同地域城市的設計方案,台灣參展團隊也被歸類於此一子項。「超越慾望--台灣新地方、新地景」,在營房大樓的兩個展間中,以十一組建築案例團隊共同展演;「新地方」呈現台灣的社區建築運動,藉著專業者與居民之間的彼此指涉參照,重建地方空間及其新意涵;「新地景」則訴說當前台灣建築的重塑工共空間的重要走向,並對「何謂公共」提出質問與反思。
觀察整體展出的議題與手法概況,除了上述的「研究型(Research based Projects)」展覽以及「設計方案型(Design Projects)」展覽之外,另外一大類或許暫稱之為藝術裝(Installation),這類的展出內容把傳統建築展覽的呈現大幅地往藝術展覽拉近靠攏,一方面拉開了思考與想像的天地,給與更多自主詮釋的空間,另一方面也刺激建築設計者在「展覽設計」的技巧面上找到更多轉化寄生的合理藉口。透過藝術裝置的空間佔領行為,也為「打開」中區警署與域多利監獄的展覽活動找到更多與一般民眾的共識連結。主辦單位在展場的公共空間部份都以竹架(來自香港常見、獨特的竹製鷹架)與綠色的塑膠紗網,串連不同的子題展覽空間;北廣場為活動與交流論壇的主要舉辦場地,舞台的背景也由竹子編織而成。南廣場容納數件裝置作品與既有放風中庭的大樹、圍牆共織,包括了羅聖莊以銀色鐵線所編出的金屬樹籬,還有林偉而的「竹建‧建築之集體回憶」,一個讓人游賞的竹的景園。
這些年來因為展覽活動的風潮由國際吹起,影響不同城市的建築文化競逐,建築策展人開始養成,展覽的手法漸趨多元,展覽設計成為另一種跨領域的專業,有時成為建築師另類創意或從例行業務壓力中暫時逃脫的小小快樂天堂。因而越來越常在國際展覽場合中,看到不同於建築師慣常表現且「令人驚奇」的展覽演出。有次訪談參展經驗眾多的李祖原建築師時,他就表示,在現今媒體與訊息交流如此頻繁順暢的世界中,如果不能創造出「一定需要在展覽當場才能體驗的獨特經驗」,那麼展覽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言下之意,傳統建築展覽中多數僅透過圖面、模型來「再現建築」的形式,顯然已經輕易地可以被平面媒體、網路媒體所取代;現在的「建築展覽」需要突破形式,並提供展覽「當下的獨一體驗」,才能吸引觀眾必需離開書房、離開圖桌、離開電腦,前來展覽現場一窺究竟,產生無可取代的意識交流或身體經驗。這些無可取代的經驗,才是觀者建立印象、帶回記憶的主體內容,這也才是喜歡流連在展覽會場的觀展者所尋找的樂趣與持續觀展的動力。
而展覽也有輕與重的表現區別。以此次香港雙年展的台灣館與隔鄰的日本mikan組「驗築」作品來簡單觀察,同樣都是兩個展間,日本mikan以充氣構造加上輕型懸吊式的大比例模型(約1/20)來展現作品,強調可體驗的空間,觀者可以穿越充氣隧道、或掀起懸吊模型的膠布牆面,窺探mikan所設計的住宅空間。「台灣館」的「新地景」,企圖用「晾衣」的視覺概念來呈現台灣地景上的諸多設計觀點,形式上希望輕巧俐落,但卻需要透過札實的木作鏡工等施作才能完成;「新地方」展間則是高密度的展品,填滿於一個特製的育苗台車(incubator)上,傳達孵化、生長的細膩過程,卻也需要重重鑿斧才能組裝完成。比較之下,會發現日本mikan所希望傳達的、與實質的手法相應,都是輕巧簡單;而台灣的新地方與新地景則是一種急切地、大量的視覺與知識訊息的閱讀。展覽從執行到呈現都有一種厚重與札實的感覺,但卻是辛苦的。
相較於香港的展出,本屆深圳建築雙年展在華僑城OCT創意文化園區,主場地使用的兩棟大型廠房建築在佈展的條件上就不太一樣,因為並非古蹟,所以對於施作的限制應當是較少的,不過因為主辦單位統一以輕型的半透明簾幕統一圍塑隔間,對於掛設展品就有形式與重量的限制,因此,看到的展出方式多數都是圖文的輸出,較少立體裝置,減少了展覽的多元性與觀展的趣味。就以同樣參展的台灣團隊來看,五組受邀參展者,其中有三組都僅以一張大型輸出的圖文就結束,而康樂里的影片由一個小型液晶銀幕播放,劉國滄的安平舢舨城市有較強的裝置企圖,在展場的配置上相對也獲得較佳的展示地點。
若以2000年李祖原的「生命城市」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為台灣參與國際展覽的肇始,迄今(2008),八年的時間,整個台灣建築圈對於展覽的參與興趣、策展論述能力、展覽設計與展品製作技術等,都還有待開發與提升,需要透過不斷地參與來進行操練,取得實戰經驗。而參與其中的先峰部隊,或許會認為,展覽經費來源尋求,是所有籌辦工作中讓人備覺艱辛而孤立的。身為本次香港雙年展的策展執行成員,感謝參展團隊的付出,更感謝所有贊助單位對建築文化活動的慷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