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1

你「看建築展」了沒?--建築展覽在台灣

文‧圖 / 林芳怡 (原文發表於《台灣建築》2009.08)


今年,你看建築展了沒?

一月,在台南國家文學館舉辦的「見築Archimeeting」展覽到了尾聲;過完農曆年的三月,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了台北藝術中心國際競圖的得獎作品展,一展就長達三個月;四月,由徐明松、王俊雄策劃的「原鄉與現代-台灣戰後建築文件展」先在國立台灣博物館,七月份再移師到高雄市立美術館;五月,南藝建築繁殖場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了「水桶幻想曲2009」,而五月與六月,原本就是各校畢業設計展覽在台北、台中、宜蘭各地延燒的季節;六月,礁溪老爺飯店在飯店大廳書店,舉辦了田中央與黃聲遠的「工作田中央」建築特展;七月,明日博物館MOT為了年底的工作營,邀請了荷蘭建築師MVRDV先行舉辦了「FUTURE CITY!未來的城市—MVRDV 建築動畫與影像裝置展」,同時,台北市立美術館則是推出了「創新與展望-2009台灣建築美學成果展」,以重大公共工程的設計案例為主,展現台灣建築師的設計能力與對環境城市的想像。


如此空前的展覽活動密度,真讓人目不暇給。而2009年,還有大半呢!

四分之一世紀的台灣建築展覽發展

如此的展覽活動盛況,是近年才有的高峰。回溯台灣建築展覽的歷史,其萌芽約始自1980年代,但當時因為對展覽的想像與期待不高,展品製作的意願低與表現方式較為局限,只有極少數同業觀摩交流的聯展;而真正具有較高展覽議題與企圖的,是1985年年底的一場台日建築師交流展覽。在「中華民國留日建築師與都市計畫研究會」的連繫策辦之下,共有包含長谷川逸子、石山修武、高松伸、伊東豐雄、山本理顯、象集團、李祖原+王重平、潘冀、李俊仁+王立甫在內等共十五組台日建築師參加了這一場名為「開東合西台北/東京建築師聯展」的展出。這是台灣舉辦的第一個與外籍建築師共同展出的聯合展覽,可算是台灣舉辦國際建築展覽、促成實質國際建築交流的濫觴首例。從活動形式、參展人選與展覽議題的當代性、加上設計交流與提升的積極企圖,使「開東合西」具有高度開創性的意義。


1983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成立啟用,開啟對建築展覽的契機,從美學欣賞的角度,推出了幾次建築攝影展覽,之後也自國外引進建築巡迴展覽(Charles Moore的作品展覽),以饗專業與社會大眾。對台灣建築界來說,這些國外引進的展覽,如同另類的學習途徑,在早期國外進口之雜誌與圖書都不多的情況,展覽成為另一種觀看國外建築發展的窗口。而第一次的台灣建築師個展則發生在1989年年底,李祖原建築師進入北美館舉辦了「原相建築」展覽,象徵著建築師自我角色認知的改變、萌芽、甦醒。當時社會環境正處於解嚴過後不久的自由開放氣氛中,加上股市高點的經濟榮景,建築媒體也在那段時間蓬勃發展,討論建築空間的人文藝術意涵,從生活至空間美學的串連,開啟台灣90年代之後建築文化消費與活動形式的多樣化。


總體而言,1990年以前,台灣的建築展覽數量不多,媒體報導或出版記載亦不多;進入1990年代以後,建築展覽的數量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其中官方美術館開始將建築視為現代藝術或當代藝術的一環,並嘗試列入常態展覽計畫之中,加以容納,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1995由房地產業界策劃的「大炁四方—95’建築藝術暨空間設計展覽會」、1998由誠品書店與室內雜誌策劃「1998空間設計展」,則是少數由民間單位籌辦推出,以展現台灣年輕建築工作者創作能量與新視野的展覽活動。

時間邁入2000年之後,上述的趨勢更為明顯,因此在建築展覽的數量上也有了明顯地成長;其中原因之一,是由官方籌劃、出資推出的建築展覽產生了,它們在政黨輪替之後,扮演為特定政策或施政成果進行論述整理與包裝詮釋的工作,目的著重政令宣導與大眾認知推廣的效益,像是2001年的新校園運動階段成果展、2003年的宜蘭厝巡迴展、2004年的文建會台灣建築展以及台灣地貌運動特展,直到以研究專案做為前導,為台灣建築史進行整理與累積知識的「台灣建築摩登化的故事」(2006)、「久違了,王大閎先生」(2006)「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展」(2008)。同一時間,2000年台灣首次進軍歷史悠久的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開啟了台灣建築展覽參與國際場合進行對話的契機,之後成為每兩年例行的國際展出與交流活動,到2008年甚至能有三個團隊(文建會國美館主導的台灣館、民間開發業者自行前往參展的下代基因21,還有正式受大會策展人邀請的南藝建築繁殖場團隊)一起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國際舞台亮相;另外也不斷有團隊與建築師事務所受邀參加鹿特丹雙年展、深圳香港雙年展等國際建築展覽盛事。或許這些展覽並未直接對台灣建築發展形成明顯地互動關係,但是卻成為另一種建築創作與對話的形式,也逐步引發專業界與文化界的注目。


建築展覽在台灣的現實觀察

雖然活動數量逐年有明顯的增長,但是台灣建築展覽的發展歷程,卻一向不是坦途。或許可以導因於台灣整體社會環境對於「建築創作」的認知與期待不高,建築師在自我角色與職能的定義與追尋上一直背負刻板包袱所致。展覽,是作品發表的重要形式之一,傳統上,台灣建築師對於作品發表的態度與作法,多為「實質興建完成」之作品,實存於空間環境之中,對於以其再現形式(圖面或模型等媒介)進行發表或交流,沒有實際(業務)需求,不像藝術圈的模式,藝術家的創作為原件,展覽展出的作品即為作品原件,甚至也在展覽會中進行交易,完成作品的移轉與滿足藝術家生計的商業行為。或因建築師並沒有從展覽產生商業行為的期待或機會,因而對於舉辦展覽之意願與期待都不大,導致建築展覽的數量少。而且獨力完成的個展數量,更只有鳳毛麟爪的少數孤例,在1989年李祖原個展之後,直到2006年考工記工程顧問公司的洪育成才推出「建築新紀元」的個展,顯見建築師個展在台灣的困境,這與國外經驗有一段落差。

當然,隨著展覽議題與形式的演進,建築展覽已經不再是再現建築作品的單純做法,而是希望藉以彰顯特定觀點、社會互動關係、呈現思考、新價值試探等種種可能的另一種創作暨發表行為。曾任荷蘭建築協會博物館長的資深策展人Kristin Feireiss除了說過,「建築展覽是傳達理念與觀點,不是藝術。(Architecture exhibitions have always been primarily about conveying ideas and concepts, and not about art.)」之外,也曾表示,建築展不是真實建築案的替代品,它必需將建築置於一個不同的涵構脈絡中,必需揭露呈現更多的共同元素,讓觀眾得以理解並且從生活經驗中進行比較[1]

在這樣的思路之下,建築展的展品也成為另一種創作,然而這種創作所需之技巧可能是建築師缺乏的,所需的轉化能力或論述基礎,也或許是建築師過去不曾涉獵的。展品是否可以成功地「再現」建築師的原作及理念,往往是建築展成敗的重要關鍵。當這個新的創作(再現的展品)與原創(建築物與其設計理念)產生斷離,新創作就獨立成為另一個原創。從鼓勵創作的立場故然是好的,但也潛藏著危機,一種可能過度傾向視覺化、為表現而表現的虛假創作,脫離了傳達建築議題或空間觀點的初衷,喪失了建築展覽的本質原意。常見的便是建築展變成裝置展,建築師轉向成為藝術家,展覽變成不知所云或自我囈語。

建築策展興起與多元角色的交互扮演

在建築展覽與藝術展覽的形式分界越來越模糊、建築展覽的視覺表現越來越向藝術展覽靠攏的現今,建築「策展人」所扮演的角色便躍居重要地位。國際藝術圈從1990年代即以開始成形成熟的策展與策展人概念,在台灣的建築展覽中,一直要到2002年台北當代藝術館推出的「黏菌城市」展覽,才是第一個由官方美術館邀請阮慶岳策劃並冠以「策展人」稱謂的建築展覽,而該次展覽的策展論述與展出建築師作品更透過田園城市出版社發行專書,留下完整的展出記錄與議題內容,為未來台灣建築展覽的形態示範出一種嶄新的套裝模式。在這之後,多個台灣的建築展覽都有了策展人與主題理念、符合策展主題的展覽架構、更多元的展示手法,並盡可能出版展覽圖錄或專輯。


從二十世紀以來,建築展覽經常是發表宣言或建立建築思潮與風格推演的平台與媒介,歷史上重要的建築展都對當時與之後的建築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素。建築展覽成為累積匯聚國際建築圈想法的最佳平台,也成為推動建築交流網絡的基礎。展覽就像是建築事件或知識的動能引擎,透過作品發表、評論、出版、媒體等周邊活動與建築專業圈密切互動,進而產生影響,形成專業界間的競爭或合作關係,也推動著建築圈不斷創新前行。台灣的建築人在建築展覽中的參與,從參展者、到策展人,甚至到展務行政、教育推廣等工作的加入,這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已歷經不少變化,同時需要在展覽主軸之外,拉開討論空間到媒體出版的展覽評論,以多元多重角色的交互作用,才可能使展覽發揮最大的邊際效益,與當代建築發展或社會文化之間產生交集對話。

為創作而創作,顯得天經地義;為展覽而創作,就變得耗力費時。前者是成功有趣的建築展覽的基礎背景,後者則是台灣建築師面臨的現狀,如果你看了MVRDV的未來城市展覽,必定也有上述的體驗與感受。期待台灣建築展覽的光明大道嗎?我們需要建築人從多方角色的學習與扮演開始,引動更多資源與條件的聚合,讓展覽「事件化」,創造不同於平面媒體的發表與討論形式。未來,或許我們都不再只是被動的觀眾,只會問道「你看展覽了嗎?」,而能熱衷到以「你展覽了嗎?」做為問候語,讓不同形式樣貌的展覽成為建築發表與討論的平台!




[1]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an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with its drawings, models, computer animations and photographs, is no substitute for the reality of the finished project. The approximation of reality is not objective. Instead, the exhibition must place architecture in a different context. More complex common elements must be revealed and comparisons made possible – and given the subject, this must be done in the most imaginative, vivid, impressive, and emotive way possible.’  Kristin Feireiss, “The Art of Architecture Exhibitions” Edited by Kristin Feireiss, NAi Publishers, Rotterdam, 20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