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6

建築展覽與策展_參展心得 967317陳東煒

建築展覽與策展_參展心得
Richard rogers&SANAA
967317陳東煒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看建築展,從小到大看的幾乎都是美術展,我尤其喜歡裝置藝術的展覽,因為很立體,相較於一般的畫作,似乎更令人感到真實性。於是那個周末上台北看展,就成了劉姥姥逛大觀園。
也許我沒有其他人抱著朝聖的心態去看展,當天我只是相當期待,非常好奇。不過到了展場,是真的很迫不及待的。
建築系讀了兩年,第一次看建築展,也許比較好的是,知道價值所在。一個國際競圖的程度要做到甚麼地步,那天我真的是大開眼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種氣勢,對模型的態度。細節的要求,材質的體現,是我對於rogers展所感受到的深刻印象。或許光看這種表面還太膚淺,但它確實很驚人。有時候會很難想像,另一層的現實面,一個事務所要投入這樣的精力去做一件競圖,那真的是付出許多必然才能有所收穫。那之前失敗的那些呢?展覽沒有提到,但我想那些是我們沒有看到的辛苦。
作品陳列出來後,風格大致上就可以很鮮明的展現。慣用的手法,機械式美學等,都一一在作品上出現了。有時候會思考到底建築要不要有建築師的影子,是要多樣的符合業主需求還是維持一貫的風格?有時候真的很難有答案。不過看了那麼多一個展場裡的作品後,我比較能肯定的是,有時候在一個國際競圖裡,貫徹自己的理念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競圖或許像鹽酥雞,就因為有各種口味才會好吃,這也是參加競圖須堅持做自己的原因。
很多人說或許那天看展的順序應該互換一下,先看SANAA展,再看rogers展。其實說實在,我覺得沒差,對我來說,我反而比較喜歡下午安排sanaa展,淡淡的很好為這次看展之旅做收尾。
我想說的是日本建築師很擅長在雜誌上營造他們想要的那種“生活情境”。然後,我在展場看到活生生的營造了。看到有趣的景象是:不同於rogers展場中大家對外坐的休息空間,SANAA展營造的是以往在住宅案例中會看到的景象:幾個人圍著一張桌子看書。這是我覺得妹島展對於展場內所要營造的意象,還有展品的配置,和她實際作品的呼應上,比較成功的地方。
當然,回頭看rogers展,一進展場就看到巨大的構造細部模型,我想,兩位建築師對於自己的展覽,都讓人眼睛一亮,無論是外行人還是內行人,凡是有看過展覽的’’學生’’,都會學到很棒的一課。

2010-06-23

建築狂想。X計畫

主題:在於呈現人類建築史上過去與未來之空間,藉由數位構築之展場設計,形塑未來人類空間之想像,並且由高科技3D成像技術以數位虛擬雕塑重現人類建築史上偉大的建築師們的現身與現聲,向當代的眾人表現過去人類對於現在即未來之當下的想像,與參訪民眾本身產生互動與對話,例如:3D虛擬的展牆可以因為民眾的互動而產生變化,在未來的生活世界中,人類處在的生活空間可以有更多種的空間模式,而不是侷限於實體的牆面狀態。此項展覽目的在於希望人類回想去過美好的年代也繼續往未來的腳步邁進,並且對於未來的想像提出看法與表述。[林瑞勛,曾子嫚共同策劃]


架構:數位構築模式與新數位時代影像互動虛擬與現實之文藝復興

參展名單:Leonardo Da Vinci Le Corbusier Mies van der Rohe Frank Lloyd Wright ARCHIGRAMetc.

展覽手法:虛擬數位牆體之互動空間,非一般性實體展間型態;3D投影機互動裝置牆。


空間設計概念:參訪者依照空間感知,虛擬空間產生顏色與形體上的改變。(由正常開始變化)








2010-06-20

街道就是娛樂 _ play in street

以"街道"為展場主題
進一步與周邊商家產生一系列活動,例如:藝術節等
將展覽為活動發酵點
使街道重新被重視並將活動擴大到整個城市中...

2010-06-13

巢 (已更新)



這是我們的概念影片 主要是談一個以"巢"為主題的展場共衍伸出:建築人 都市 食物 三大主題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movie by dondonkid
郭哥哥



策展主題:

說明主題:

人們最終都要回歸到巢

心靈的歸屬

身體的依靠

展覽規劃

架構:整個展區分為三個展區,各自說明,但又可以串聯整個主題

參展名單:

雷子毅(東海建築系館管理員)

卡爾夫。井空 (時空調解者)

蔡宛庭(藝術食物家)

展覽手法:以多媒體影像與實體展品展覽。

作品清單:

建築人。真實 () (6張圖桌+垃圾)

城市。價值 (網絡) (LED螢幕X72+一棵樹)

食物。歸屬 () (味道X7)

動線規劃:以北面雙開門為主出入口,參觀者漫遊在展場中,右

方門為出口,出口旁為CAFE”服務參展者

展場設計

分區規劃:以概念主題分區(食物、全球、建築人)

空間設計概念:各個展區各自表現,以明管串聯三個展區。

視覺呈現風格:影像與實體展品交錯,


展務執行

工作時程規劃:

2010>06>01~06>11 展場施工

2010>06>11 最後確認

2010>06>12 13:00 開幕

2010>06>12 14:00 阿基師X郭台銘X林友寒

2010>06>13 14:00 謝英俊-最快速的巢(四川省原住民)

2010>06>12~09>21 展覽期間

2010>09>21 彭康健-人體的巢(空間)

相關推廣活動規劃

O 每日三點歡送10_巢咖啡

OT 1990 全省各大商店均有販售

O 年代新聞台專題報導

概念說明

建築人的巢是圖桌

城市的巢是人

記憶的巢是氣味






2010-06-07

建築展覽與策展- 觀展心得


建築四 953205 徐益謙

首先是, 展場
我觀察到的有趣的現象是兩者展覽與展場的關係。

北投造紙廠,記憶性空間
一個幾近”滿”的記憶空間擺進近乎純"白”的想法。
台北美術館,標準展覽空間
一個標準的白色房間,全然”白”的空間擺上琳瑯滿目幾近”滿”的展覽。

記得,在被教導建築設計中有關於展示空間的設計時,當時的指導老師希望我們做出一個單純的空間,其中對於展覽本身的干擾性越少越好,而展場的本身因該交給展場的設計者去完成,而非建築本身…
但是在妹島和世這次的展場中,北投造紙場這個場域本身便具有強烈的時間感,觸目所及的都是經過長久的時間遺留下來的產物,本身便具有時間擬止的強烈氛圍。我想參觀者對於展品參觀結束後或者是途中,都會不禁意的對這個身處的場域產生感受吧… 像是不平整的地面凹凸、斑駁而蔓延著植物的牆面、破一半而搖搖欲墜的窗子,甚至再進一步的接觸、撫摸,我們細微的指尖所告訴我們的可能遠比單純視覺的認識來得豐富,可以說我們對於這個展場(空間)就會先存有預設的立場了,並且我們自己幾乎都可以感受的到我們是進入了一個不太一樣的地方。我認為這樣的獨特個性恰好對於妹島的東西是一種反的思維,也恰好是一種對話的狀態,於是展場本身便和SANAA展覽互相衝突、互相豐富了。
展覽的平面
展覽的平面包括展覽品的配置和參展思維的平面。
Richard Rogers”從住宅到城市”將模型與圖面做有機的擺設,從天花板到牆面,充分的利用有機的概念填滿了整個展間的空間,但是我發現它之所以如此的有機配置背後是有極其強烈的目的性指向的。例如它的年代排列、它的顏色分區還有它的宣言,動線是從入口右方開始環繞整場一圈剛好結束,這代表著即使各個展品之間的關係看起來是那麼

的隨性,但是若是真的隨意的就從中段的某一桌模型開始看起,我想再往下一桌前進時會對色彩繽紛的現場感到撲朔迷離、無所適從吧,遇到的人幾乎就會開始尋找具有指標性的根據,比如牆上的年代分區。然後跟尋某些看起來比較好了解的人性就會將會場可能混亂的人流自然的導向Richard Rogers想要的目的了,意圖要讓參觀者依循著創作歷程的軌跡去了解作品的源流,Richard Rogers的目的一向都是很明顯的。
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幾何,但是是漫遊的。
我認為漫遊的概念:展品配置的設計是以一種分神的態度在傳遞漫遊的精神的,漫遊其中的人們精神上是處於一種不刻意專注的狀態,也就是說不是持續的關注某物件,而是藉由不斷的步行、漫行來感知,藉由此種方式得以感受整體。妹島的幾何格子,給我的正是這種感受,這時不禁想起程宗賢老師的都市漫遊課程:沒有固定的視線焦點… 參觀者同時也是展品之一,同被參觀的,無一倖免。
究竟是展覽本身有無意識,或者只是客觀的呈現展覽品呢?
若要釐清的話,我想SANAA這次的展覽本身可被視為一個的作品對待
但對SANAA來說,這就是一個整體了,並不在意參觀者是用一個怎麼樣的方法在看待,重點是能不能體會展覽本身想傳達的理念。

而對Richard Rogers這全部都只是部分。

2010-06-02

建築展覽與策展---觀展心得與評論報告

展覽主題:
Richard Rogers+Architecture 從住宅到城市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SANAA
建築二 王苡璇

參觀理查羅傑斯的展覽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它是把作品統整過後做一個完整的呈現。從入口處就已經將分類的主題和每個主題的內容做一個簡單的整理與敘述,某部分可以算是達到檢索的效果,搭配不同色彩,提供觀展的遊客可以在短時間內針對主題來選擇自己要先從哪裡開始看起。

我覺得這其中也可以體現出理查羅傑斯設計的思考方式與現代建築其中被廣泛討論的機能主義的表現。沒有多餘的裝飾與布置,而是講求閱讀的便利與快速。明確的主題分類可以很容易的讓我們一邊觀看展覽、一邊閱讀到每件作品所針對的主題。這不但可以幫助所有不管對理查羅傑斯的作品瞭解或不瞭解的人,都可以在短時間之內認識他的作品與設計重點,某部分來說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宣傳方式,可以清楚的控制他所期望的,希望大家對自己的作品的討論方向。不過同時也不忘在後面的一大面牆做出按照年表排列的作品呈現。整個展覽做為作品介紹與整理是非常完整的,也比較偏向是一種回顧展的方式而非藝術的展演表現。

理查羅傑斯的展覽其實就是呈現了我們在建築設計時的一種多面相的思考方式,比起討論每件作品的意義性他也表現出非常明顯企圖在於更希望我們去討論他所操作的動作與結果。我覺得這是跟之後我們在看妹島和世的展覽時完全截然不同的地方。

在下午妹島和世的展覽所展現的是跟理查羅傑斯展覽完全不同的氣氛。寂靜、單純、簡潔的展場,沒有多餘的文字解釋,沒有講解人員,只有影像與模型,反而一開始有點讓人摸不著頭緒。整個展覽過程中我們觀看她是如何思考與設計,觀看沒有解釋的模型,反而好像我們從被動的接受訊息變成自己要去從他的作品中尋找一種意圖或氛圍,並且獲得自己對這件作品的詮釋。模型和家俱整齊的排列著,讓人感覺妹島的作品是和展場融為一體而不是單純的放置與填滿,展場也不再是做為這些作品的容器而成為一種輔助的場域。

相較於上午的展覽介紹,我們在參觀妹島和世展覽前能先從策展人口中獲取關於展場佈置的用意與介紹,不管對於這堂課還是參觀展覽本身我覺得都是很有幫助的一部份。如果在進去展場之前我們沒有對這個展覽本身有相當了解,或許也沒辦法馬上進入狀況。不過我覺得這一點某種程度上反而成為這個展覽的弱點之一,因為在策畫這個展覽前就已經設定好是針對特定族群做這個展出,所以相對的如果就一個對建築或建築師沒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來說,反而這樣的個展覽能傳達的訊息是不夠清楚而大眾化的。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一部份。也因為有針對特定族群,所以在展場空間大小上也有所思考。而對於展覽本身來說,我覺得策展人所說的“讓展場提供一個單純的思考空間”是有被成功執行的,這也是整個展覽比較具挑戰的一種嘗試。比起提供一個討論的空間,更著重在提供一個思考的空間,究竟討論和思考的比重到底要在展覽中如何控制與拿捏,也是比較困難的部分。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展覽有著明顯被強調的外部休息空間的原因之一。

就這兩個展場的比較,我覺得有趣的是,在於簡介就可以看出這兩個展覽的不同。理查羅傑斯的展覽簡介反而跟觀展的動作關係不大,感覺只是一份可以帶走紀錄。不過妹島的展覽的簡介反而成為我們觀展時一個很重要的配件。某部分也可以說是她把檢索這的動作分配到書面的訊息上,讓展場與作品都可以更加單純,而理查羅傑斯則反之。

我覺得從這兩個展覽的不同處其實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思考設計的方式,一個是廣泛而多方面的討論,一個則是專門在一個想法上去針對每個不同作品的性質與基地的關係做出貫徹。落實在展覽方式,一個希望是做一個全方位的呈現與討論,一個則是希望讓展覽保持單純一種的思維。而兩者也呈現了兩種與觀展者不同的互動方式。理查羅傑斯是向我們展示的他的結果並希望我們去討論,也就是說我們是先被動的接受再做回應;相反的,在妹島的展覽中我們反而是被設定在主動的角色上,而展覽本身是做為一種觸發與誘導,需要我們自己去思考,閱讀作品本身,而非被動了解。所以在看展覽時我也發現不同的人再看同一件作品時,其實也會產生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有些人討論作品的結構,有些人討論作品的概念,有些人討論空間的組織;也有些人討論作品的合理性與造型。所以某部分來說,在妹島的展覽中我們的思考反而是更自由的。

這次能一次在老師的帶領下去看這兩個展覽我覺得是一個很不一樣的經驗,以前我們看展覽時也不曾思考過展示的本身具有甚麼樣的目的與用意,不過這次能藉著這堂課去站在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如此鮮明對比而又跟建築有關的兩個展覽,也更加讓我們可以理解到,展出的方式是其實也是需要配合展示內容做出設計與回應,而且也會影響到觀展人的心理狀況與理解方式的。我想,下次在看展覽時我更多了另外一個欣賞展覽的角度,不管是對於我們將來做為一個參觀者或策畫者都是一個重要的開端與體驗。

建築展覽與策展 期中心得報告 建築三 楊承運 967304

Richard Rogers + Architects

From the house to the city

臺北市立美術館

這次我選擇Richard Rogers + Architects的展覽作為報告主題,相對於在士林紙廠的SANNA展覽,我覺得Richard Rogers + Architects的展覽最能吸引我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First : 清楚的分區配置,Richard Rogers + Architects的展覽使用不同的顏色以及懸掛在展場上方的展示板清楚的告訴你他們的作品分類,從一開始進入的入口開始,引言、宣言以及團隊介紹,在往右方走去先看到的是早期作品以及正在進行中的案子,旁邊的小房間裡播放的是Richard Rogers + Architects一些關於建築想法的影片,這些配置讓原本對於Richard Rogers + Architects不是很了解的人先有了依些基本的背景,接下來便是他們對於他們經常形容他們作品的建築主題:可變性、透明、輕量、系統、綠色、都市和公眾,有一清楚序列又不失看展時的自由度。

Second : 精細的作品表現配合書面資料以及數位媒材的表現,讓人清楚的能對照實體模、書面以及數位model,讓人能全盤了解作品不論是細部或設計想法等等

Third : Richard Rogers + Architects的展覽展區是位於北美術館的邊角一區,透過數位媒體的播放室以及建築實驗室的配置讓整個展場更趨於完整。

Fourth : 在整個展覽的配置安排上,擺放作品的桌子也是一併被納入思考的,每張桌子除了顏色的不同,形態也不近相同,配合懸掛的展板來作一種展區的空間界定。

Final : 在五顏六色的展場中,入口以及展場中的兩個粉紅色物體是格外的醒目,這兩件物體分別是坐位休息區以及建築的1/2構件模型,這兩個物體分別在展場中扮演展場的入口空間界定以及看展時的停頓討論區,我想少了這兩個畫龍點睛的物件,在看展的過程便是少了一些抑揚頓挫的趣味。